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佛教文化   
              Product display
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佛像銅雕廠(chǎng)工程案例
 Cases 
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              Contact Us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關(guān)公雕像的造型特點(diǎn)
            2024-07-08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關(guān)公雕像的造型特點(diǎn)
            2024-07-08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漢光武帝的由來(lái)及傳說(shuō)
            2024-07-03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漢光武帝的由來(lái)及傳說(shuō)
            2024-07-03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中陰文武百尊
            2024-07-02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中陰文武百尊
            2024-07-02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金剛涂母的來(lái)歷傳說(shuō)
            2024-06-30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金剛涂母的來(lái)歷傳說(shuō)
            2024-06-30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妙音佛母是指誰(shuí)?
            2024-06-29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妙音佛母是指誰(shuí)?
            2024-06-29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準胝觀(guān)音是指哪位菩薩?
            2024-06-28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準胝觀(guān)音是指哪位菩薩?
            2024-06-28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南海觀(guān)音的來(lái)歷傳說(shuō)
            2024-05-27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南海觀(guān)音的來(lái)歷傳說(shuō)
            2024-05-27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毗羯羅大將是指哪位神將?
            2024-05-05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毗羯羅大將是指哪位神將?
            2024-05-05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招杜羅大將是哪位神將?
            2024-05-03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招杜羅大將是哪位神將?
            2024-05-03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摩虎羅神是哪位神將?
            2024-04-30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摩虎羅神是哪位神將?
            2024-04-30
          
佛教文化
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19-08-26 15:50
云南巍山南朝風(fēng)格造像
云南佛教的興盛一般認為是在南詔時(shí)期(約7至9世紀),而1990年4月,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出土的一批佛教石造像,其風(fēng)格顯示似乎是在南北朝或更早的時(shí)間,云南已開(kāi)始大規模性早佛像。這批造像風(fēng)格不盡相同,應屬不同時(shí)代的遺物,總計約180余件,造像體量不大,多為高20厘米至40厘米,鑒于造像多有殘損,出土點(diǎn)地鄰采石場(chǎng),且造像多為未完成的作品,或可認為是一處專(zhuān)事佛教造像的作坊。其中一件觀(guān)音脅侍菩薩背屏造像(圖78),作一鋪七身像,其中主尊觀(guān)音、脅侍菩薩及力士造型,皆與四川萬(wàn)佛寺梁中大同三年(548)觀(guān)音造像龕相似,主尊下方的兩尊護法獅子造型也是四川南朝背屏造像的常見(jiàn)形式。與此相似的菩薩造像還有數尊,皆呈南朝造像由秀骨清像像面短而艷風(fēng)格轉型時(shí)期的特征,明顯受到漢地以四川味代表南朝造像的影響(圖79)。
南北朝時(shí)間值云南?氏時(shí)代,這是一個(gè)在晉末至唐初在云南崛起的少數民族政權,疆域囊括今云南全省及四川、貴州部分地區。爨氏在云南經(jīng)營(yíng)250余年,至唐初衰落,續而有六詔得以擁權自立的局面。
巍山縣出土的這批造像,不類(lèi)南紹、大理時(shí)期的造像風(fēng)格,除風(fēng)格近于南朝的造像外,尚有部分造像頂作螺狀肉髻,頗類(lèi)似于秣菟羅出土的2世紀佛坐像。但在五官特征刻畫(huà)上,呈現黃種人的特征。這類(lèi)集印度秣菟羅及當地風(fēng)格為一體的造像,產(chǎn)生時(shí)間應該更早。
.png) 留言評論
留言評論